發布時間:2023-07-15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2806
近年來,國內集成電路市場持續擴大。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銷售額達到了12006.1億元,同比增長了14.8%,創下了歷史新高。
成都作為國內最早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以及首批集成電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在我國半導體行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成都集成電路重點企業
集成電路產業是成都優勢產業之一。2022年,成都的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516億元的營收,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比增長17%,增速高于全國水平。目前,成都擁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以及中電科10所、29所、30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
同時,成都還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聯發科、海思、海光、新華三半導體(紫光旗下)等國內外領先企業,同時也培育了成都士蘭、嘉納海威、振芯科技、成都華微、銳成芯微等本土骨干企業,總數超過270家。成都在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等領域已具備規模優勢。
7月10日,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網站發布公示,公布2023年度“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和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鏈主企業評選名單。共有17家企業進入了評選名單,其中集成電路產業鏈鏈主企業推薦名單有8家,分別是:士蘭半導體、嘉納海威、成都海光、新易盛通信、成都奕成、成都華微、銳成芯微、振芯科技。
二、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高新區)是成都重要的科技創新區域,吸引了許多集成電路企業的發展。該區已建立了成都高新電子產業園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高新區和郫都區)以及成都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等重要發展載體。同時,還有正在建設中的聯東U谷·成都高新電子產業園,預計于2023年8月投入使用。另外,IC設計大樓(位于天府五街),預計于2024年4月投入使用。
據統計,2022年,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達410.4億元。目前,成都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涵蓋了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等多個環節。芯片設計營收突破百億元,營收過億的企業數量達到了26家,各項指標均在全國范圍內位列前十。
IC設計領域:截至2022年2月,成都高新區已經聚集了140多家IC設計企業。這些企業涵蓋了通信、微處理器、模擬、功率器件、傳感器、光電器件、存儲和IP等八個技術領域。在通信、模擬、微處理器、功率器件和IP領域,成都高新區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出現了一些龍頭企業如海光集電、新華三半導體等,而中微芯成、泰格微波、虹微、啟臣微、國科微、和芯微等企業的營收也已超過億元。此外,仕芯、瑞迪威、雷電微力、森未科技等公司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
晶圓制造領域:成都高新區正在儲備力量。2010年,德州儀器在成都高新區收購了成芯,并建立了中國大陸的[敏感詞]晶圓制造基地。隨后幾年,德州儀器不斷增加對成都制造基地的投資。據悉,目前德州儀器成都工廠是全球唯一集晶圓制造、加工和封裝測試于一體的制造基地之一,也是最盈利的工廠之一。
封裝測試領域:成都高新區聚集了英特爾、宇芯、奕斯偉等企業。其中,成都英特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封裝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全球三大晶圓預處理工廠之一。2003年8月,英特爾在成都高新西區投資3.75億美元建立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工廠,這也是第一家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
裝備材料領域:成都高新區聚集了長川科技、萊普科技、華興源創、華峰測控、愛發科、ASM等企業。它們正推動著產業鏈不斷做優做強做大。
三、成都特色:微波射頻產業集群
在成都半導體行業中,射頻微波領域尤為突出。作為中國重要的[敏感詞]、航空航天、雷達和空間技術產業基地,成都聚集了眾多優秀的微波射頻器件制造企業和科研機構。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成都市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集群是全國唯一上榜的微波射頻產業集群。在該領域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如亞光電子、泰格微電子研究所、西科微波通訊、振芯科技、天箭科技、雷電微力科技、銳成芯微科技、玖錦科技和天銳星通科技等。
亞光電子可以說是見證了成都射頻微波產業成長的老牌企業,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微波半導體器件和微波電路軍用企業之一,是我國軍用微波集成電路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該公司是我國最早研制生產微波半導體器件和電路的骨干企業之一,中國第一只微波半導體二極管就是在該公司誕生。另外,振芯科技在北斗應用領域表現出色,其[敏感詞]產品GM4622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多模全頻點射頻接收機,可廣泛應用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功能的各種終端設備中。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網絡卓乎知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